寶寶有電視上癮的症頭嗎?如果有以下現象就需要注意了
(參考醫生口述建議)
1. 除了開電視讓小朋友安靜下來之外,其他時間幾乎很難自己一個人靜靜地玩
2. 會主動想看電視,不開電視的話會哭鬧
3. 注意力無法集中,一本書很難撐到看完就想離開
4. 除了卡通節目之外,其他玩具很難取悅孩子,玩一下就不愛了
醫生告訴我,有些狀況根本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媽媽覺得「想要煮飯或收拾的時候,孩子一定要在旁邊抱大腿哭鬧,“只好”開電視讓他看,媽媽可以做家事」
卻忽略了這個依賴電視的習慣終究是媽媽養成的
因為「孩子”被訓練成”無法一個人玩,所以只要媽媽暫時忙碌,寶寶就吵鬧需要打發時間,而看電視是最好的選擇….」
看電視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是長遠的,就算巧虎真的很會教,但你要他現在就學會123、ABC、自己上廁所?還是你願意慢慢讓他學會,但是不用擔心看電視對他的後遺症或是未來性情轉變的風險?

寫這篇文章
無疑是在給自己打臉
詳情請參考不久前的文章 [媽媽心事] 當媽媽的人,你的好心建議請適可而止 (下)
我曾經也是大言不慚地誇口說
我就是給孩子看電視,那又怎麼樣?
難道看電視就會變成大近視 + 低智商嗎?
我從小看電視長大,至今也沒有覺得混的比人差
為什麼不能給孩子看電視?為什麼為什麼?
好吧,不得不誠實的面對自己
我經常覺得「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孩子」
這個邏輯至今都沒有改變過
問題是,不能把媽媽的快樂當作是永遠的藉口
讓孩子染上不好的習慣,媽媽絕對難辭其咎啊!
我家看電視其實不算是太誇張
但是和很多認真的媽媽比起來,我也辦不到30分鐘的巧虎看完就立刻關電視
有些時候電話講到一半、飯煮到一半
只好遙控器拿來,下一集再給他催落
這樣一前一後,就是一個小時了啊~~~~~
一直到前陣子,Robbie一睡醒就想看電視
或者是看完30分鐘之後還很想繼續看,我心中開始默默的覺得不妙
這次回台灣,無疑是給我一個巨大的衝擊
當初介紹我巧虎的好朋友Yuna
居然鮮少給孩子看巧虎啊?!這是怎麼一回事?
我仔細觀察Yuna家的小王子Isaac
還真是我見過有史以來最受控的小傢伙
有問有答知書達理,而且語言發展極快
整場3小時的喜酒乖乖坐在餐椅上,沒有3C產品或任何玩具伺候
就是乖乖的吃了3小時的飯,然後拿著餐具有模有樣的自得其樂
這真是太神奇了!!
Robbie根本只能在飯桌上最多坐到一小時
如果他吃完飯了,媽媽只能變出許多法寶、甚至是哎佩才能滿足他小子乖乖坐著
當然,我必須承認Yuna的確是一位非常用心的媽媽
也可能有人會跟我說「每個孩子氣質不同啊」
但我仍然忍不住把這個現象帶回來請教Robbie學校的老師
老師一致的聲音就是「媽媽!你該給孩子戒電視了」
電視對孩子的影響,絕對不是只有視力退化而已
包含想像力、創造力、語言能力甚至是智力發展都有相當程度的損害
所以美國小兒科學會已經不斷宣導,2歲以下的小朋友不論看卡通/螢幕多久、看任何號稱刺激學習的影片教材,對孩子都只有負面影響。
相關的文獻我想網路上很多,截取幾篇大家可以參考
親子天下雜誌:2歲以下寶寶看電視有害無益?
親子天下雜誌:電視傷害,你想不到的大
蘋果日報:不利發育,2歲以下少看電視
自由時報:注意力難集中 2歲以下 澳擬禁看電視
「看電視不僅妨礙孩子的腦部發展,更會降低思考能力、注意力與想像力……,不管什麼節目,只要打開電視,就可能傷害你的孩子。」
「《心靈危機》一書指出,看電視會減少對於左腦的刺激,連帶影響左右兩腦的連結,因而影響孩子未來智力與創意的發展潛力。許多神經心理學家認為,如果聯繫兩邊的神經沒有接受足夠的刺激、不能適當發展,可能會造成注意力與學習困難。」
「教育心理學家海莉(Jane Healy)在引起廣泛討論的《心靈危機》(Endangered Minds)一書中指出,兒童如果缺乏思考的習慣,電視節目就算提供豐富的資訊,也無法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電視傷害了兒童閱讀能力,是影響未來學習的另一個因素。看書的時候,眼睛必須不斷在書頁上下左右移動,需要眼睛肌肉有活動的能力與力氣。看電視讓眼睛肌肉缺乏運動,對於閱讀所需的能力與精力有負面影響。」
「電視讓我們的心變得懶惰、被動。真正的學習與解決問題,需要主動與堅持。但是,阿拉巴馬大學教授布萊恩指出,電視降低了主動聚精會神的能力。他觀察孩子看過很多快節奏的電視節目後,再要求他們閱讀或解決複雜的謎題,他們完成的堅持力與意願,都會降低。」
一致認為我給孩子看太多電視了~
簡單的說,現在是戒電視所謂的「戒斷期」
不只是媽媽很辛苦,寶寶也不太習慣
加上寶寶習慣在電視前面動輒坐上30分鐘以上
現在任何玩具都無法吸引他玩很久
一開始要戒電視,只能慢慢來
你想想,習慣了電視豐富的聲光影音刺激
任何玩具擺在電視前面都是小菜一碟,完全沒有吸引力
寶寶胃口養大了,當然對玩具的興趣都只有3分鐘熱度
而且注意力無法集中,沒辦法乖乖看完一本書
使用家裡現有的玩具或是道具
一次玩15分鐘的方式,慢慢延長時間
(相信我,電視上癮的孩子要玩一個東西或是看完一本書,能超過10分鐘就真的不容易)
每玩15分鐘就中場休息15分鐘,讓孩子可以練習自己玩,媽媽在旁邊陪伴就好
要定時間表的重點是
因為一次只有15分鐘,很容易一下子媽媽就覺得很累
然後變不出把戲,最後就放空……
只好持續寶寶吵著要看電視的輪迴…..NO~~~~~
一開始我的時間安排是這樣
7:00起床
7:00~7:30 刷牙洗臉換尿布換衣服
7:30~8:00 早餐
8:00~8:30 如果劇場中文故事CD
8:30~8:45 玩氣泡布
8:45~9:00 寶寶自己玩
9:00~9:15 玩吸塵器,練習做家事
9:15~9:30 寶寶自己玩
9:30~9:45 媽媽說故事讀繪本
9:45~10:00 寶寶自己玩
10:00~10:15 玩貼紙書
10:15~10:30 寶寶自己玩
10:30~10:45 吹泡泡時間
10:45~11:00 寶寶自己玩
11:00~11:15 玩鍋碗瓢盆
11:15~11:30 寶寶自己玩
以下依此類推…..其實不用安排非常複雜的活動
畢竟人人家裡也未必備有各種玩具
所以我家都是利用一些現成的素材
變出寶寶可以一起進行的小遊戲^^
沒錯,包裝用的氣泡布、家裡的打掃用具和鍋碗瓢盆都是可以玩的東西



早上的活動我會安排靜態一點的
到了下午就可以安排一些戶外活動
去公園或是後院跑一跑,這樣一下子1小時就過去了
真的不難~~
重點是媽媽心中清楚下一個步驟要玩什麼
就不容易鬆懈!

等到15分鐘的目標可以達成時
就代表我們可以慢慢推進到一個活動持續30分鐘
接著就是一小時,通常可以達到一小時的目標
基本上寶寶已經很能夠自己玩,也不需要依賴電視了
很多人家裡的孩子學習如廁、吃飯禮儀、坐汽車安全座椅
全部都是靠巧虎教出來的!
不可否認這一類的兒童教學卡通影片真的很厲害
當然嘛~每天30分鐘為孩子洗腦
怎麼可能學不會?!
但是大家也別忘了
在我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們的媽媽也沒有巧虎這一類的影片
我們學習吃飯、如廁、以及各種生活技能與良好習慣
全部都是媽媽一手教出來的
我怎能輸我媽呢?!哈哈哈
其實,我也發現了一個巧虎訓練的小技巧
讓寶寶不用看巧虎也能辦到喔!
我的做法是這樣
孩子睡覺之後,我會花30分鐘把新一期的巧虎看完
同時把巧虎附贈的教具製作好
隔天我使用電腦播放巧虎時,會先用一張厚紙板把螢幕擋住
(沒有厚紙板?切菜板、書、衣服、各種可以遮住螢幕都好啦)
只留下聲音,讓「看」巧虎改成「聽」的活動
接著,我就使用巧虎中的道具來輔助視覺的部分
比方說這一期的動物是金魚,我就拿出金魚的貼紙然後帶著Robbie一起唱唱跳跳
或是教洗手的地方,我就使用教具裡面的巧虎來示範洗手
有一期我記得是新年專輯,教導小孩子拱手說恭喜
這時候當然看過影片的媽媽可以輕鬆自己示範怎麼拱手啦
聽起來是不是很籠統?
請媽媽們自己認真的研究一下巧虎的教具和影片
就會發現其實巧虎的設計實在很巧妙
不用看也能夠搭配聲音和道具書的內容來操作
非常有趣喔!
除了巧虎之外,如果孩子有特別喜歡看的卡通
可以尋找看看這些卡通是不是有出「故事書」
像Robbie非常喜歡的湯瑪仕小火車和Mickey Mouse就有童書可以買回家,雖然故事和電視未必一樣
不過當孩子吵著要看電視的時候,搬出這些書來唸都有助於分散注意力喔
(簡單來說,轉移注意力也就是裝傻,Robbie有時候會指著電視狂喊chu chu,意思就是說他要看火車的卡通!我通常會開心地點頭說好呀~我們來看,接著搬出湯瑪仕小火車的故事書坐在地上逕自開始讀起來,剛開始他還是會堅持一下,但看到媽媽正在讀的小火車好像也蠻有趣的,就會乖乖過來坐在我旁邊~哈哈)
有很大的原因是媽媽自己也離不開3C
有時候看到Robbie好不容易開始自己玩
我馬上搬出自己的手機在旁邊滑來滑去
一直到Robbie爬到我身上要找我時
我才心不甘情不願的把手機放下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
他知道媽媽在玩手機不陪他
媽媽自己都離不開3C的話
要怎麼成功幫孩子戒電視戒3C呢?
所以我大大減少了白天使用電腦和手機的時間
陪伴孩子的時候
不論是遊戲時間,或是他自己玩的時間
我都不會把3C搬出來使用
相信我,媽媽自己要戒3C,比幫孩子戒電視還難啊
為了孩子好,當然只能拼了啊!
================================
目前心得是,經過10天的練習
我認為Robbie已經成功的戒掉電視這個壞習慣了!
我自己觀察到的變化包含:
1. 再也不會起床就吵著要看湯瑪仕小火車
2. 開始可以自己一個人玩很久,所有家裡的玩具都變得新奇好玩了起來!
這幾天我們家正忙著搬家
我發現大部份的時間他都是一個人乖巧的在旁邊玩他的小汽車
我拆箱的時候把紙箱、氣泡布等包材給他玩
他也可以乖乖地玩得不亦樂乎
偶爾他會哭喪著臉跑來要求抱抱,這時候我一定會立馬放下手上做到一半的事情,坐在地上抱抱他、和他說兩句話
他大爺開心了之後,在我腿上坐了5分鐘就立刻又跑去玩他的了
這對我來說真的是很驚人的改變啊!
我在忙碌的時候居然完全不會來抱大腿,很享受一個人玩的樂趣
當然孩子能夠一個人玩固然是件好事
不過媽媽再怎麼忙碌還是不能忽略應該要陪伴孩子的時間
因為過去這10來天我和Robbie建立了陪伴的信任感
所以雖然這幾天忙碌,沒辦法像過去這10天一樣花這麼多時間
但我每天下午一定會帶他去後院跑一跑
玩球、吹泡泡~Robbie也能感受到媽媽的用心吧?哈哈
3. 語言能力大躍進
沒錯,沒有了電視
Robbie突然間有更多的需求與意見正在練習表達
少了每天30分鐘以上電視機前的靜默
他開始話很多,嘰哩呱啦的不停說話
而且不像過去一樣,經常請他做什麼事情或是訓話
要不有聽沒有懂,不然就是好像沒聽到一樣
我甚至有一種錯覺:「Robbie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停掉電視,Robbie整個人都變得靈活了起來
完全沒想到這10來天下來,居然詞彙可以爆炸多了起來
而且懂得組裝詞彙形成句子!
我會這麼驚訝是因為雙語家庭,當然或許也因為電視的關係,Robbie的語言發展一直比同齡小孩要緩慢一些
這幾天他語言的驚人進步,加上我們突然發現他其實真的中英語雙聲帶都很棒,媽媽真的很欣慰啊!
4. 母子關係更親密
我自己因為這段時間有認真陪伴Robbie的關係
更強烈地感受到母子之間更緊密的聯繫
光是這份感動就讓我覺得一切都超值得的
5. 媽媽的成就感大提升
最後一個收獲就是這10天下來
Robbie學會巧虎中的「搓泡泡洗手」還有說「請幫忙」
都是媽媽一手教出來的
這個成就感會比「巧虎教出來的」更值得紀念與感動
當然,我知道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考量
尤其是和公婆父母同住的媽媽們
因為長輩平常就是開著電視
根本很難執行家中不開電視的習慣
又或是許多媽咪自己就很迷日劇韓劇
根本無法不看電視
我想大家也不需要過度恐慌的
因為美國小兒科學會也只是提出一個統計的數字,告訴大家電視和這些能力在「統計上」有正相關,但並不是說看電視的小孩 = 笨或大近視,不用過度擔心
畢竟我從小是電視兒童,雖說視力、創造力、想像力的確是差了一點(笑),但我不覺得我智商有比別人低呀~~~~反正我又不是要當畢卡索,如果媽咪們偶爾給孩子看電視,卻有在其他方面認真努力地陪伴,我想大家也不用像我一樣緊張啦^^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媽咪朋友們分享這篇文章
並加入羅比麻的粉絲專頁,我們一起聊聊天^^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