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弟弟和他的未婚妻穩迪小姐從科羅拉多州過來西雅圖看我
本來穩迪小姐就是個超強悍小廚娘來著
因為貼心的她心疼我弟在鬼地方吃不到好料
尤其是台灣的夜市小吃
於是每天都變化一些好料給他帶便當
上次他來拜訪的時候,我們剛好聊到這一道夜市小點
聽他口述配方真是沒想到如此簡單
我們家因此經常有好吃的QQ涼圓上桌囉
以下的內容,我是以大人吃的製作方式來寫
特別標明藍字的地方,是為了要給家有幼兒的媽咪們參考
讓寶寶也可以安心放心的享用夜市小點心~~
這份食譜沒有什麼高深的原理或道具,而且製作過程非常快速,人人都可以做看看噢

材料:(約做20顆)
1. 豆沙餡約120g
可以依照個人喜好改成花生、芋頭、地瓜、綠豆、蓮蓉等口味,但是乾濕度一定要到能夠用手搓成團的程度
2. 日本太白粉45g
一定要用「日本太白粉」喔,它是一種馬鈴薯澱粉,與台灣一般傳統的太白粉不同
3. 樹薯粉45g
其實現在一般台灣的太白粉很多都是樹薯粉做成的,甚至也有很多地瓜粉也叫做樹薯粉
近年為了避免消費者混淆,已經都把各種不同的粉類「正名」了
所以現在在超市應該不難買到
* 樹薯粉的比例越高,成品會越Q,建議要給家中寶寶吃的媽咪們,樹薯粉的比例與日本太白粉維持1:1即可,如果還是擔心太Q怕噎到,可以把樹薯粉改為「地瓜粉」,這樣降低Q度吃起來就非常容易咬與吞
想知道各種粉類的差別,可以參考新聞:地瓜粉、樹薯粉、太白粉 傻傻分不清?
4. 冷開水60cc,滾燙的熱開水120cc
步驟:
1. 先將豆沙餡搓成20等份直徑1cm小圓球狀,每一份大約6g~7g,接著放回冰箱冷藏備用
(如果搓到後面容易粘黏不好搓的話,可以把手洗乾淨擦乾之後繼續搓)
* 給寶寶吃的話可以調整為每個大約4g~5g左右的大小,不過也不要太小噢~不僅不好操作,寶寶也不容易用手抓取
2. 調粉漿:先將所有粉類與冷開水混合均勻,此時應該是蠻難攪拌的硬塊狀,只要看到無乾粉狀態即可
3. 接著倒入滾燙的熱水,一直攪拌到下圖這樣濃稠狀,攪拌可以看出表面有明顯痕跡,攪拌器拉起時會成條狀的滴下
Tips: 如果發現還是稀稀的液態,代表熱水溫度太低,沒有關係~這個時候就拿到爐上「隔水加熱」,一邊加熱一邊攪拌直到呈現濃稠為止(不要加熱過頭會太粘稠,不容易包覆噢)

4. 將紅豆餡球從冰箱取出,倒入粉漿中,用小湯匙輕輕將粉漿裹滿紅豆餡球
Tips: 因為紅豆餡球是冰的才能結團,而粉漿是溫熱的,所以如果動作不夠快,可能一邊裹、一邊有紅豆餡球開始溶解散開,所以第一次做的媽媽可以一次丟一顆進去裹,不用像我一樣闊氣的一次倒了20顆下去~手好痠



7. 稍微放涼之後進冰箱冰鎮30~60分鐘即可食用摟~~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媽咪朋友們加入羅比麻的粉絲專頁
Charlene 2 x III = Robbie IV 羅比媽の育兒與實驗廚房
Promote Your Page Too
1 Comment
匿名
October 15, 2013 at 7:45 am借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