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天天帶便當
偶爾媽媽沒有準備的時候
都會去買日式咖哩雞肉的調理包,幫我綁在便當上一起進教室的大蒸籠裡面加熱
只要撕開包裝就可以淋在熱好的白飯上
偷偷地說 當時覺得這種金黃色的咖哩
比媽媽做的深咖啡色咖哩要好吃
長大之後 唯一會做的咖哩料理
也就是買市售的咖哩塊來做烏漆媽黑的咖哩
也說不上是不好吃
但心中總還是懷念著小學時候便當的滋味
雖然上網查了很久
但是看到大家分享的咖哩照片……..也都是黑麻麻一片….
頓時失去想要做咖哩的念頭
不死心的我
某一天就在社團問問大家知不知道金黃色的咖哩怎麼做
沒想到!沒想到!!
非常照顧我的貝貝姐 Isabelle Chai親自把這個小秘密告訴我
原來金黃色的咖哩,是要用咖哩粉炒的呀!(咖哩塊!我誤會你了~我居然如此後知後覺)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
但我卻是在最近才曉得原來咖哩粉做出來的咖哩,居然這麼爽口卻又滿滿咖哩香
深入了解咖哩粉和咖哩塊的成分之後更發現
在健康考量下,咖哩粉其實更適合家中的小朋友食用
因為咖哩塊都是半成品
為了方便家庭製作料理,裡面都已經含有許多各種防腐劑、化學色素、乳化劑等成分
而咖哩粉,就像各種乾燥香辛料一樣
是天然香料經過高/低溫烘乾的成果
味道更純,而且吃起來滿口真正咖哩帶來的辛香味
不過,咖哩粉畢竟也是多種香料混合而來
所以不同品牌的配方也多少有些出入
可以多多嘗試不同的牌子,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口味

材料:
1. 中大型馬鈴薯2個
2. 紅蘿蔔400g
3. 洋蔥1個
4. 去骨雞腿肉600g
5. 蘋果2個
6. 雞高湯900cc
調味料:
1. 咖哩粉2小匙
2. 鹽1小匙
3. 胡椒適量
醃料:
1. 薑泥1小匙
2. 咖哩粉2小匙
3. 太白粉2小匙
4. 黑胡椒粉1小匙
5. 鹽1小匙
6. 糖2小匙
7. 米酒1大匙
步驟:
1. 將去骨雞腿肉切成大約3公分寬的肉塊,加入所有醃料,封上保鮮膜靜置冷藏入味,約2~3小時

2. 蘿蔔、馬鈴薯削皮,切成方便入口的塊狀(大約2cm寬),洋蔥切絲備用。蘋果切成丁狀備用。

3. 先將醃漬好的雞腿肉,雞皮朝下煎到「恰恰」表皮金黃,翻面續煎至金黃,取出備用。

4. 取一深鍋,先加入兩匙的咖哩粉炒香,再加入洋蔥炒至熟軟。加入馬鈴薯與紅蘿蔔翻炒,一直到表面粘附金黃色的咖哩。

5. 加入高湯,大火煮滾之後轉中小火,蓋上鍋蓋悶煮30分鐘
6. 打開鍋蓋,加入蘋果丁與雞肉塊,不加蓋繼續煮30分鐘

7. 加入1小匙的鹽與胡椒調味即可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