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在我印象中是傅培梅第二
除了長相有點神似之外
他的手藝只能用「高超」兩字來形容
不只是每道菜色香味俱全
就連饅頭、水餃、粽子、餛飩都是隨手就能變出來
水果要上桌之前還能用小刀雕出一朵花
我媽媽和姑姑們 經常惋惜沒有在奶奶在世的時候把他的幾道獨門食譜學下來
印象中 小時候爸爸媽媽偶爾出國去N度蜜月
總會把我送回台中的奶奶家托嬰
經常在我午睡的時候奶奶會開始做饅頭
迷迷矇矇睡醒的時候 整個屋子都充滿饅頭的蒸氣與香氣
實在太幸福了
奶奶經常做的是紅糖雙色饅頭
美國買不到奶奶常用的紅糖
所以我來做個黑糖地瓜雙色饅頭~雖然跟奶奶的手藝差遠了
不過我想奶奶跌破眼鏡應該也想不到他的孫女居然也可以做饅頭 哈哈

材料:
A. 地瓜麵團部分:
1. 黃地瓜蒸熟之後, 取100g壓成泥狀放涼備用
2. 中筋麵粉200g
3. 黃砂糖30g + 50g溫水融化之後, 再加入1小匙乾酵母粉靜置5分鐘融化
4. 鹽少許
B. 黑糖麵團部分:
1. 黑糖50g+100g溫水融化
2. 乾酵母粉1小匙 + 45g溫水融化
3. 中筋麵粉200g
4. 全麥麵粉50g
5. 鹽少許

步驟:
1. 將A材料與B材料分別倒入盆中混合均勻, 用掌心搓揉成為不粘手的光滑麵團, 搓成圓形放入盆中

2. 麵團表面噴一些水, 罩上擰乾的濕布放入溫暖空間(我是放在烤箱中, 旁邊放一小鍋滾水增加溫度與溼度)靜置1小時發酵至2倍大


3. 發酵完成後, 將麵團移出, 各加入30g中筋麵粉(慢慢加, 讓麵團充分吸收麵粉)搓揉成為光滑麵團

4. 兩個麵團分別用擀面棍擀成大小差不多的長方形薄片 (大約厚4mm), 並將兩塊麵皮疊在一起拉平整之後, 再用擀面棍將兩塊麵皮中間的隙縫擀緊實, 再由比較長的那一邊慢慢捲起來成為一個麵捲 (收口要朝下做出來的饅頭才好看)


5. 先把頭尾不整齊的地方切掉(但蒸一蒸還是很好吃), 剩下的部分大約切成各寬8公分的麵團, 約8個 (不要切太窄, 因為麵團長高之後底部太窄會跌倒….最後就會東倒西歪地粘在一起)

6. 把麵團一個一個整齊排入蒸籠裡面, 底部鋪上不沾的烘培紙, 同時在蒸鍋裡面加好水之後開始小小火加溫到手摸不會燙的程度就可以關火, 接著架上蒸籠蓋上蒸籠蓋做最後一次發酵40mins

7.發酵完畢的麵團還會再長大一些, 看起來很蓬鬆摸起來像耳垂一樣柔軟, 接著就可以直接開中大火蒸10分鐘, 蓋子掀開一個小縫再蒸5分鐘

8.時間到即可熄火, 這時候都不用動鍋子蓋子, 大概放個10分鐘左右就把蒸籠移下蒸鍋(這個時候蓋子應該還是有個小縫), 再等待大概5分鐘才可以慢慢把蓋子移開~趁熱吃超好吃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