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生活雜記 / 育兒

[媽媽心事] 當媽媽的人,你的好心建議請適可而止 (下)

其實昨天的小小心得
完全是自己的有感而發碎碎念
順便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沒想到完全說中大家的心事
整個文章超多迴響的~
延伸閱讀:[媽媽心事] 當媽媽的人,你的好心建議請適可而止 (上)


一邊回覆大家的留言
讓我又回想起來很多很妙的真人真事
忍不住又寫起文章與大家分享


昨天提到了兩個案例「百歲睡眠訓練」與「要不要給孩子看電視」
今天加碼來聊聊幾個爭議最大的問題
當然,我的意見不一定是對的,我只能說這是最適合我家的方式
認同的朋友我們歡迎一起來聊聊自己帶小孩遇到的問題
但是不認同的朋友,也不需要一定要給我建議「應該怎麼做」
我不敢說市售的育兒書我看過很多
但不論是育兒書,還是火紅的網路流傳育兒文章
基本上也不是每一派都支持相同的論點
很多關鍵教養方法都有衝突的~
所以不認同的朋友,你的心意我一定會收到,但是麻煩收起你的好心建議
因為你的建議我都聽過,只是我「選擇」要用我認為「合適」的方式
「合適」不等於「對錯」,也不是「永遠」
說不定小孩長大一點,我會轉換方式也不一定~


今天寫下這篇文章
只是想要分享「有些大家覺得對的方式」在我家操作上有困難
所以請親朋好友千萬不要拼命說服我「你的方式比較好」
請尊重我身為一個負責的媽媽
有權利可以選擇我認為好的方式



案例一「親餵母奶、瓶餵母奶與不餵母奶」


阿哈~看到這個案例應該已經很多媽媽躍躍欲試想要搬出很多理論說服我了!
誠實的告訴大家,Robbie的母奶只有喝5個月
而且我是支持「瓶餵」非「親餵」的媽媽


母奶對於寶寶的好,我完全理解
我曾經加入一些母奶社團,裡面的說法我都快要背得滾瓜爛熟
例如「就算餵了一年,只要孩子願意喝,母奶還是有營養價值」、「喝母奶有益增進母子關係」、「親餵的寶寶比較有安全感」、「只要願意餵,就會有母奶,不會有吃不飽的孩子」、「親餵有如倒吃甘蔗會越來越容易」、、連各種輔助的C型手勢我都知道,而且我都不否認這是對的


我是一個極度重視個人生活的媽媽
我樂意為孩子犧牲奉獻,但是有限度的
不是完全犧牲到底的媽媽,自己都累到崩潰才是好媽媽!


我當時選擇瓶餵有幾個原因


1. 分工
我在台灣只停留五個月,當時希望讓外公外婆也能夠參與這些餵奶的過程
(而且外公外婆開心得不得了)
而爸爸也很樂意可以擔負如此重責大任
(當然,很多媽媽跟我說,爸爸不一定要親自餵奶啊,還有很多工作他可以參與照顧小孩的過程啊!例如換尿布、洗奶瓶。拜託!說這些話的人你們在想什麼啊?!這會一樣嗎?)
既然大家搶著要餵,我也樂得輕鬆,花15分鐘把奶擠出來
我還可以悠哉跟朋友在外面下午茶
不需要一定得和剛出生的孩子綁在一起,也不用急著回家
隨便找個洗手間就可以把奶擠出來


2. 時間壓力
當時我剛生完孩子就要忙著準備台灣的補請婚宴
有結婚過的人都知道這是一件多忙碌的事情
四處送喜餅、試穿禮服、試妝、、
(不蠻大家說,我宴客的那一天,巧手新秘Celin可是一邊幫我做造型,我一邊逋啾逋啾的擠奶喔!哈哈
不可能從頭到尾都把孩子帶在身上,會耽誤很多行程
路上小孩可能吐奶、可能需要換尿布
你有耐心慢慢處理小孩的狀況,但是廠商或合作單位不一定能夠等你
所以當我把奶擠出來之後,把小孩留在家裡讓自己的媽媽照顧一下
真的讓我在外面忙碌比較沒有時間壓力


3. 習慣
我知道很多媽媽已經習慣了到任何地方,只要掏出一條餵奶巾就可以就地從容餵起孩子
可能我臉皮薄吧,我很害怕大庭廣眾下眾目睽睽的眼光
雖然台北市現在很多地方都已經有專用哺乳室
但我曾經有一個很慘痛的經驗
當時我公公婆婆和老公的朋友從美國飛來台灣有一個正式的聚餐
我特別選在有附設哺乳室的新光三越,為了要餵Robbie
我想衝到哺乳室卻電梯無法直達那個樓層
所以要轉電扶梯再轉電梯
抱著啼哭的孩子、拎著千斤重的媽媽包
這種長途(?)跋涉、歷經風霜狼狽不堪的我,覺得自己根本就是蔡鶯妹來著




當時在懷孕的時候我就已經下了決心要瓶餵
身邊很多媽媽朋友紛紛說服我說
A友:「親餵的小孩比較黏媽媽」

我:「可是我沒有想要我兒子黏我誒」
B友:「哎喲那是因為你小孩現在還沒出生,他出生你就希望他黏你了」
我:「我說可能因為是兒子吧,我希望他獨立一點」
C友:「我告訴你,親餵的小孩跟媽媽關係真的不一樣,會比較親」………….講個不停!

聽了實在是很不舒服,好像我用瓶餵,孩子就會比較不愛我一樣………

我只能說,謝謝親餵媽媽給我的建議
我都知道親餵很棒、餵很久很棒
但我一樣愛我的孩子,Robbie也很愛媽媽
我們沒有因為瓶餵而影響感情
反而Robbie跟爸爸的關係也一樣親近,並不會老是吵著要找媽媽




案例二「和小孩一起睡與小孩自己睡」


看了前一篇文章大家都知道我家為什麼會訓練小孩自己睡一張床  睡一間房
完全是因為我家的習慣
還有分開睡我們一家三口都睡得比較好
之前我們只要出外旅遊沒有幫Robbie安排小床
三個人擠一張大床,到了半夜Robbie把拔一定會自討沒趣的拿一條毯子去睡沙發
因為被Robbie踢得太慘都睡不好了 (哈哈~小朋友睡覺好像都是頭朝媽媽、腳朝爸爸)


我身邊有很多朋友都是孩子跟媽媽睡
爸爸獨立睡一間房
其實這也蠻好的喔!只要一家三口都可以睡得香甜就是最好的安排
曾經聽我朋友提到「起床的時候女兒會甜甜的一笑對媽媽說早安」
光想到這個畫面我就想把Robbie抓來陪我睡了~哈哈


對於我家這位黏踢踢的老公,他晚上睡覺一定要我「侍寢」
我不能先去睡,也不能比他晚睡,他說我們家夫妻一定要「一起睡」
而且睡前一定要看看書、聊聊天 
為了維持夫妻感情,我也只好恭敬不如從命了


現在Robbie自己睡一間房,晚上7:00準時上床
夫妻倆可以好好享受一頓不被打擾的晚餐
可以看看影集、聊天、泡澡、看書
如果我想要上網,也可以不用摸黑使用iphone,老公也可以過癮的打打電動 
對我來說真的是自己和夫妻獨處的時間變多了~


其實一起睡、分開睡各有各的好
也有各自要犧牲的地方,到底誰好誰壞這是無法比較的
我會提到這件事情不免要說一下親身經驗
曾經去朋友家聚會
有一位D媽媽到現在孩子4~5歲,都還是跟媽媽一張床
而E媽媽孩子大約1歲,正在煩惱要不要訓練,於是問我自己的經驗
我都還沒回答,D媽媽就拼命說,「孩子長大就不會要跟你睡了啊,要珍惜現在」、「孩子跟媽媽睡感情比較好」


我當下冷冷地回應說「比較好?跟誰比較?跟孩子分房睡的我嗎?證據在哪?」
D媽媽立刻就三緘其口,停止繼續這個話題…..


請大家不要學我這樣應對,我是衝動的射手座XD




案例三「要不要給孩子看電視」


其實世界各國的兒童發展與醫療機構都已經發佈各式各樣的研究報告
提早讓小孩接觸螢幕
除了會阻斷小孩的創造力想像力發展
也會影響小孩的智力發展
不論是多麼好的影片   Baby Einstain、巧虎還是fisher price這些富有教育意義的影片
全部都應該讓小孩在兩歲以上才接觸


當我還在懷孕的時候就已經暗自下決心
Robbie上幼稚園之前,我絕對不會讓他看影片不會讓他看影片不會讓他看影片不會讓他看影片不會讓他看影片不會讓他看影片不會讓他看影片不會讓他看影片不會讓他看影片不會讓他看影片………….


事實證明,歹誌不是憨人想的這麼簡單
當Robbie邁入1歲3個月
有一天我累到受不了,打開電視把迪士尼Mickey Mouse Clubhouse的影片給他催下去
整整30分鐘好像時間靜止了似的
Robbie從下床氣的哭鬧,變成了定定坐在電視機前面專心看卡通的乖孩子
有跳舞的橋段還會跟著手舞足蹈
這真的是太神奇了!!難怪大家說不要給孩子看電視
因為這是會上癮的


上個月我們帶Robbie去健康檢查
自責的父母我們倆人忍不住在醫生面前懺悔我們給孩子看電視的狀況
沒想到開明的醫生說
完全不用擔心這件事情
爸爸媽媽開心比什麼都重要
家中只要不是24小時開著電視,每天偶爾父母想要放鬆一下,開個電視給小孩看
只要一天不要超過2小時,一點都不會怎麼樣!


講到這邊,可能有一些媽媽又想搬出一些國內外組織的文獻來勸導我看電視不好
我只想說~ohhhhh  我真的知道電視不好
但是偶爾給孩子看一下,是有多麼不好呢?
我從小就是電視兒童,我沒有覺得我很不好耶!
如果有些朋友家裡從來不開電視,我會覺得你們好有紀律好棒
但是這不是我家的風格
我和我老公都愛看電視,有一天孩子來問說為什麼爸爸媽媽可以他不行
我可是完全都解釋不出來
所以請不要一副你家很會帶孩子的語氣來告訴我「你家都不開電視」
因為我也會告訴你說「謝謝,我家會開電視喔!因為我需要休息!」
大家都知道我喜歡料理與烘焙
我也會花很多時間在廚房裡面,有些時候我真的會覺得自己有點像職業婦女(笑)
但是大家會去教訓職業婦女怎麼不留在家裡照顧孩子嗎?
為什麼身為全職媽媽的我,每天呆在家裡照顧孩子卻不能開個電視喘口氣呢?
全職媽媽和職業婦女都是一樣辛苦,心理一樣都需要被好好照料的
懂得照顧自己更是愛家的一種表現


小提醒:如果可以真的不給孩子看電視真的很好,但若不得已要開電視給孩子看,一定要注意時間和內容的控制
看短一點時間會比長一點時間好,看適合孩子看的卡通又會比大人看的連續劇要好
不過我想大家都知道啦!所以我又廢話了 (掌嘴)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今天真是大獻醜
讓大家知道其實我照顧孩子有很多方式是跟「書」上不一樣的
但我不會因此覺得我做不好 (好啦!有時候也會沒信心)
還是會努力提醒自己
「就算不是滿分媽媽,但是我盡力了」


其實很多媽咪都喜歡分享自己的育兒方法
大家一定都跟我一樣    對外總是報喜不報憂
請大家也不要擔心你們的做法好像在炫耀或強迫推銷


每個媽媽都一樣
孩子的一舉一動我們都會用放大鏡來看
今天走了一步、開口叫了媽媽、自己吃了一口飯、第一次不用尿布、、、
都太值得紀念了
忍不住想要跟朋友分享這個好消息
忍不住想要分享自己是怎麼訓練的


這些事情完全是好意,也都很棒
只是我自己經常犯的錯誤就是   當我在分享的時候
一不小心就會變成「帶有優越感的下指導棋」


其實有一些朋友抱怨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
並不是「想要聽我的建議」,而是「吐吐苦水」
這個時候如果太認真就傻了
比方說有朋友只是輕微抱怨說   
哎呀他兒子都不吃飯,好羨慕Robbie胃口這麼好
對方純粹是找話題來誇獎我兒子,並不是真的覺得很困擾
如果我一整個認真起來就跟他說「你一定要買哪些餐具」、「你不可以讓他吃零食」、「吃飯一定要坐餐椅啊!」
難道朋友不曉得嗎?哈哈哈~現在大部份的父母都懂這些


除非對方是用非常認真的語調來討教這個問題
否則大部分我會提醒自己輕輕帶過說
「哎呀!但你家寶寶看起來頭好壯壯的~不用擔心啦!」
或是說「哪有?!其實Robbie有時候也很挑食ㄋㄟ」
這樣豈不是皆大歡喜嗎  哈哈


所以千萬不要覺得自己不能分享寶寶的成長
只是我自己認為
1. 在給別人意見的時候如果可以注意自己不要出現「我比較懂、你不懂」的優越感
2. 更不需要強迫別人一定要接納你認為「比較好」的方式
3. 也不要自己為了逞口舌之快,而拿自己身邊的「不良示範」來舉證你的方式有多麼好
(例如:我鄰居家的孩子出門都不坐安全座椅耶真誇張!我同學的小孩都不吃青菜呢好糟糕)
其實孩子都會懂得,他會知道媽媽拿別的孩子在跟自己比較
身為母親的我們,言教和身教一樣重要呀!

總而言之又嘮叨了一堆
我只是深切的覺悟   
孩子再怎麼樣都會長大、會懂事、會進步
不需要為了某些專家的言論而覺得一定要「趁早」養成孩子的某些習慣
當然我們都知道,習慣從小培養一定對父母最輕鬆
但是每個家庭都不一樣啊~


舉例:
我們都想要培養孩子愛看書的好習慣,但如果父母本身不愛看書,比較愛看電視。這孩子再怎麼努力培養,有可能會愛看書嗎?
我們都希望孩子營養均衡不挑食,但如果父母就是喜歡喝珍奶吃鹽酥雞,孩子有可能會一起床就說想要吃青椒胡蘿蔔當早餐嗎?




照顧孩子這件事情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如果你自己能夠面對自己的習慣,也能接受孩子的喜好
那孩子也快樂,媽媽也快樂


像我不能接受哄孩子睡覺這回事
所以我就得努力訓練他自己睡覺
我很多朋友喜歡陪孩子一起睡覺
於是媽媽和孩子也能夠享受陪睡和一起起床的快樂


我喜歡孩子有規矩坐餐椅吃飯
因為我不喜歡飯粒掉在地毯上不好清理
但是我朋友喜歡坐在沙發上
小孩自己跑過來張開嘴巴主動「啊」吃飯
甚至是一邊玩一邊吃,媽媽也覺得很有趣
總歸一句,人家媽媽不嫌辛苦
為什麼一定要多嘴建議人家換成你覺得「比較好的方式」?


沒有親餵母奶的孩子,長大就會離家出走搞叛逆嗎?
愛看電視的小孩長大一定會比較笨不愛唸書嗎?
不坐餐椅吃飯的小孩長大難道就會不懂餐桌禮儀嗎?
不獨立睡覺的小孩長到18歲也還是會吵著要跟媽媽一起睡嗎?
或許會或許不會,但是所有的結果都不會只有一個原因
就算現在努力這麼實踐了,將來的結果也不會盡如預期
何不輕鬆面對與接受?
接受無論孩子怎麼樣,媽媽都已經盡力為他做到最好了


不是想要宣傳我是多麼棒的媽媽
而是想要分享「我跟大部份的媽媽一樣,完全沒什麼了不起」
我沒有書讀得比較多
也沒有經驗比較豐富
只是長期以來聽過太多熱情的建議
然後自己也偶爾會不小心表現一副「我很懂」的嘴臉
才因此記錄下來提醒自己
沒有哪一種方法絕對正確或錯誤
只有比較適合與比較不適合

彼此尊重欣賞對方的育兒方式
才能夠讓友誼長長久久的啦!

10 Comments

  • Unknown
    February 18, 2014 at 1:13 am

    完全認同你的想法(握手)
    寫得真是太貼切了

    Reply
    • Charlene
      February 18, 2014 at 1:18 am

      雁婷~(握手)
      我過去耳根子軟,別人說什麼我就開始覺得我一定要調整自己
      最後根本堅持不下去
      才決定要走自己的路XD
      也不是一個多了不起的示範
      但是至少放過自己 也放過Robbie了
      哈哈

      Reply
  • 朱朱烘培工作室
    February 18, 2014 at 1:01 pm

    哈哈哈哈,好個射手女!難得看到在部落格中如此真性情的格主。請繼續保持這令人欣賞的直帥文章!!

    Reply
    • Charlene
      February 18, 2014 at 5:10 pm

      朱朱烘焙工作室

      謝謝你的鼓勵!我也希望自己可以繼續衝 XD

      Reply
  • LoveRyder
    April 12, 2014 at 8:32 am

    真是太認同了啦!剛開始看到你寫的瓶餵、睡覺方式等等真是一模一樣啊…感覺找到了知音了,哈哈哈!

    Reply
    • Charlene
      May 8, 2014 at 11:31 pm

      哈哈哈 真的吼!我超需要知音的^_^

      Reply
  • Unknown
    April 12, 2014 at 5:29 pm

    每個人都有教育小孩 養小孩的方式
    本來就無需太CARE
    相信每個爸媽都是愛小孩的!!
    不會因為做了跟其他家長不一樣的事情就是不愛小孩 不疼小孩..

    我是龍寶社團的媽咪~^^

    Reply
    • Charlene
      May 8, 2014 at 11:36 pm

      謝謝名君的鼓勵
      雖然說自己已經漸漸練習不在意了,偶爾聽到別人碎念還是有點煩啊

      Reply
  • Unknown
    June 16, 2014 at 8:17 am

    認同妳的方式,現在也在學著放鬆自己😁有開心的媽媽才有開心的小孩😏

    Reply
    • Charlene
      June 19, 2014 at 8:58 am

      謝謝Cindy的鼓勵!我們一起加油當開心的媽媽~~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