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生活雜記 / 育兒

[媽媽心事] Robbie第一次求醫驚魂記。撞破頭擦破臉縫不縫?第一時間上哪個醫院?新手媽媽注意囉



這次的事件說來事小   
很多從我facebook得知消息的媽咪們都緊張萬分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可能會覺得嗤之以鼻……想說~ㄘㄟ~這種小傷不要大驚小怪啦!
但是對於像Robbie這樣從小無病無痛的我們家而言
無疑是一次重重的教訓


(Robbie從出生到現在滿一歲,僅因為感冒發燒一次跑醫院,其他感冒次數約莫不超過三次,都是僅僅流鼻水大概兩天痊癒也沒看醫生,所以我們向來對於孩子生病沒有太多跑醫院的經驗,更不要說是急診了,一次都沒去過)


先從起因說起
今天星期六,早早跟朋友約好去他們家裡遛小孩
一整個下午有吃有喝大人小孩都爽歪歪
於是我們也就放任三小(孩)四處搗亂撒野…….


我必須說    我本來就不是一個太緊張的媽媽
可能因為是男孩子的關係
我早有心理準備他一路上會跌跌撞撞   免不了要跑幾次醫院
所以家裡很多東西我是放手任他去探索
從沙發上或是床上要摔下去,我也僅是口頭提醒他小心
甚少緊張兮兮的在後面扶着
道理只有一個,我覺得孩子一定要摔過幾次之後才會學習到怎麼樣會痛,以後該怎麼樣小心
因為媽媽並不會一直是他的保護傘
我想或許也是這樣,Robbie從11M開始已經能俐落的自己上下床、上下沙發
10M開始到處趴趴走,就算跌倒或撞到頭也很少大哭


今天的事件可能就是因為我太大意了
我看著Robbie好奇地玩弄着朋友家靠著落地窗邊的搖椅
搖椅顧名思義就是會前後搖擺並沒有固定住
起先Robbie從上面滾下來兩次,我不以為意,依舊是提醒他要小心
一直到我看他第三次整個往搖椅後翻過去,整張臉往落地窗上撞去
我聽到他大哭出聲,此時我都還不緊張(這位媽媽未免放太空了)
想說~啊哈~撞到了吧~下次要小心嘛~
老公立刻把他抱起,這時候我看到他眼下約一公分處,有一條長約一公分的傷口
推測是撞到金屬的窗框,可怕的是寬約0.2cm,血流不止
這時候我開始慌了,但又不想壞了大家的興緻
於是我一邊哄著孩子一邊止血   一邊汗流浹背焦頭爛額
在朋友的建議之下,我們先殺去了鄰近的皮膚科看看如何先初步處置
皮膚科醫師進行了初步傷口處理,就立刻將我們轉診到大型醫院
建議縫合並且施打破傷風疫苗~~~
風塵僕僕趕到馬偕之後,我又歷經了孩子四肢被安全帶五花大綁在手術台上清創
媽媽只能在手術室外面聽孩子慘叫的恐怖經歷…..
(我只能說兒子比媽媽堅強,被抱出手術室的時候只有啜泣,而媽媽卻已經全面崩潰,旁邊一位帶了撞破頭的小孩來急診的媽媽很鎮定,當下應該在想說我們哭成這樣發生什麼事了勒….看到只有臉上貼一小塊紗布的Robbie被抱出手術室應該覺得我很誇張)


好的,大致交代完畢
接著要分享的是重要注意事項,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犯了不少錯誤
以下就一一跟大家說明,希望未來如果(敲三下)大家家中有類似事件
可以比我們更早一步正確的判斷,省得帶著孩子還要四處奔波~注意囉~~


1. 孩子的健保卡與兒童醫療補助證(台北市)務必隨身攜帶
千金難買早知道,因為下週出國,於是我昨天才將健保卡交給我媽保管,而兒童醫療補助証我申請了一年根本不知道哪時候會用上,這次回台灣完全沒想說要帶來。導致我從大直的皮膚科診所奔去馬偕醫院的時候,一路急call我父母把健保卡送來,偏偏兩老一直在我打到第兩百八十四通的時候才悠悠地接起了電話…..真是急死我也。
另外這個醫療補助證不要看他薄薄一張卡紙簡單護貝而已,用到的時候你會感謝生在台北市阿!(補助範圍可參考下表)
雖然其實我看不懂他到底是怎麼計算的,但是原本掛號 診察 藥事服務費加起來要870元,因為這張小卡就變成只要270!!  有看過急診的人都知道這個價錢未免也太便宜了….(而且其實我忘了帶,醫院還是幫我減免了…..真是好人)




2. 發生急事的時候,直接往大醫院的急診室衝就對了
我們有個失誤在於第一時間先跑皮膚科診所,皮膚科診所既不能打針,也不能縫合
甚至給我們錯誤的建議,而且最後還是得轉診
不論是什麼時候,只要小孩出血,也千萬不用肖想去門診慢慢排隊
等你排到了,你也焦急的精神崩潰了
今天的經驗是,其實各大醫院的急診都是專門看大人的,要去也無妨
不過皮膚科醫生的建議是台北馬偕醫院向來聞名於小兒科,因此推薦我們轉診去馬偕
這也是我第一次注意到馬偕急診室還有內建小兒照護室、小兒急救室、、、等等設備
雖然我們沒用到照護與急救,但是醫院有這樣的設備真的是可圈可點
而我自己也的確覺得急診室的醫生對於孩子的種種突發狀況也蠻有經驗的
建議有機會媽咪們可以帶寶寶去馬偕打預防針順便留下病歷
如果真的有意外狀況去馬偕掛急診,可以省去很多填寫初診資料的時間


3. 只要準時施打疫苗,不用擔心破傷風

皮膚科診所告訴我們說,孩子撞到這樣的金屬物件,標準處理程序就是
1. 破傷風疫苗
2. 大醫院縫合
但是我們直奔到馬偕之後,醫生笑笑地告訴我們不用緊張拉
孩子的疫苗都有準時打,破傷風已經有完整地保護了
不要聽信讒言阿…….




4. 傷口不一定要「縫」!尤其是臉部

我一開始聽到傷口要縫的時候,簡直心如刀割
因為皮膚科醫生研判這麼寬的傷口,又是在臉部
如果沒有縫合只靠人工皮,最後容易留下疤痕…..
雖然我不想讓Robbie年紀小小就破相
但是想到要在臉上打兩針麻藥,又要在臉上穿針引線的拉扯
光是想到我就想哭…….
馬偕的醫師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選擇
現在有一種新型的凝膠狀黏著藥膏(自費項目,大約一千上下)
可以將傷口緊緊的黏合在一起
但缺點與風險是,仍有可能因為孩子抓或是磨蹭導致傷口再度裂開甚至引發感染
我詢問之下,反正最壞的狀況就是再度裂開,再跑一次醫院去黏合或是最後決定用縫合的
並不會因為使用這個藥物導致不小心裂開反而傷口裂的更大
所以我們就決定讓孩子少挨幾針
就是大人要多小心照料即可  (後面會分享照料方式)



5. 不要輕忽腦震盪的後遺症

雖然撞到的是臉部,但是仍然有可能造成腦震盪
因為是孩子,醫生一般初步研判沒有問題,基本上不會建議一定要做腦部斷層
避免讓孩子承受不必要的放射線
也因此未來的「半年」都是觀察期
只要發現以下六大症狀:
(1) 嗜睡、神智不清
(2) 抽搐
(3) 劇烈嘔吐
(4) 嚴重頭痛
(5) 單側肢體無力
(6) 視力模糊或複視


其中第(4)~(6)因為孩子不會表達,所以父母親更要小心觀察留意
一有不正常的現象儘速求醫




6. 堅強再堅強,剩下的交給醫生與上帝

今天對我來說,最痛苦的一部分就是帶著Robbie進外科手術室 (黏著傷口前還是需要處理)
看著護士為Robbie全身綁上緊緊的安全帶,活像五花大綁似的讓他手腳都不能動
已經受傷情緒崩潰的孩子被帶到這個冰冷的環境卻又要被不舒服的固定着
更慘的是,一切就緒之後父母就被請出手術室之外
所以我們只能隔著門聽著孩子的崩潰尖叫而束手無策 (我早已躲遠不敢聽了)
我媽和我老公頻頻抱怨着這件事情很不人道
因為孩子才這麼小
雖然我的確很不忍心,但我可以想像如果我在現場
我應該會狂吼護士手腳輕一點  動作慢一點  
急診室還有很多重症的病患需要急救
如果所有醫護人員都為了我家這個區區一公分的傷口而拖累整體進度
這也不是我們所樂意見到的~
我想所有的父母都很難接受這個部分,但是如果真到了這個地步
請相信醫護人員的專業,然後讓自己閃到一邊去哭或是禱告吧!



7. 細心照料,如果不介意多花錢,包紮醫材盡量買最好的吧~

其實如果是大人,傷口經歷黏合其實保持乾燥即可
但因為是孩子,動不動睡覺或抱抱都會磨蹭到傷口
避免裂開,所以我們還是決定把傷口簡單包覆起來


(1) 生理食鹽水 & 棉棒
生理食鹽水我覺得小包裝比一大瓶的好,減少重覆使用的細菌感染
棉棒我喜歡使用竹籤的,比較長比較容易操作

(2) 耳溫槍
我選用媽媽們都推薦的泰爾茂,最小隻容易伸進小孩耳朵深處




(3) 透氣膠帶與紗布
我尤其在意透氣膠帶的部分!在診所皮膚科醫師是先使用3M的透氣膠帶,想當然耳,很黏、非常黏,但是一到醫院醫生要撕開檢查時,小孩就痛得哇哇大叫!對我來說天天都要幫Robbie換紗布,怎麼可能天天讓他臉部承受這種撕扯的痛苦!
所以我又加買了右上角的那一捲日本製的輕鬆撕透氣膠布(包裝已經被老公丟掉了來不及確定正確名稱),基本上撕除真的不會痛,但是小孩要把它拆掉也是一瞬間的事XD

另外紗布我買了一般滅菌紗布塊也買了不粘黏吸收棉墊,用起來差不多就是了

(4) 傷口敷料
一樣,我幾乎全買3M的,柔軟傷口敷料與防水好吸敷料
其實目的都是要覆蓋傷口,只是我考慮撕除的時候比較不痛
因此加買了這些選擇~免縫膠帶感覺比較像是人工皮,要等到傷口快要癒合再考慮使用
目前使用的心得是柔軟傷口敷料真的很不錯
撕起來小孩毫無感覺,但又因為服貼所以小孩亂動也不會被撕起來































(5) 冰敷袋
上面藍色的是我在藥房買的
下面白色的是朋友借我的,猜測應該是買什麼甜點的保冷袋(?)
這種小型的保冷袋對於小孩這種小小的傷口來說最好用!媽媽拿著冰敷也不會手酸
建議家裡如果收到不要丟掉~留著很好用
(如果有撞傷連續兩天都要趁孩子睡著之後冰敷,傷口和冰敷袋中間最好隔一層紗布巾) 






























(6) 除疤凝膠
人家都說疤痕越早控制越好
身為控制狂的媽媽,當然第一時間就買下了
雖說大家都說080不錯
但是診所醫師特別推薦這一支醫療級的除疤凝膠
所以850大洋我也就花下去
但這個要傷口結痂癒合之後才可以開始使用
所以到底好不好呢~只能下回分曉



==================================================


以上是這次事件的始末,我想我可能把自己嚇壞了
也把朋友們給嚇壞了
不過第一次孩子受傷,當媽媽的真的是心如刀割
也第一次知道什麼叫做「手足無措」


謝謝第一時刻幫我們安排計程車、醫院的Eric & Yuna
所有的人工敷料、冰袋都一並俱全,還一直打電話來關心~讓你們虛驚一場真是不好意思


謝謝Jackson & Abby夫婦
一直在旁邊安慰我們,可愛的天使女兒Nini還一直對著心情鬱悶的Robbie傻笑,慌亂的時刻有你們一家真好


謝謝第一時間為我們家禱告的大哥大嫂Kurt & 祖安,我想一定是上帝的庇護與安慰才讓小小的Robbie可以堅強撐過這一切,現在立刻恢復一尾活龍


謝謝接獲消息馬上來電的琳玲、若茜、朵拉、Morgan,抱歉沒有立刻接聽電話因為害怕一聽到你們聲音我就情緒潰堤了


謝謝Jennifer老闆今天一早就傳來簡訊的關心,百忙之中還讓您撥出時間來關心這臭小子真是太溫暖了


謝謝私下傳了FB訊息鼓勵我的Julia, Joesph, Wendy, Celin, Cathy, 特別是還有仍在月子中心也關心我們的郭太Jennifer,你們的每個訊息兼顧療癒效果與娛樂效果,非常非常感謝


還有facebok各界的關心:瑞珍、林淑惠、張凱西、Kelly Kuo、Yvonne Wu、巧倫、Alicia Liu、國臣、北極熊、Minami和小妞、Issa、翁Kiki、Janus、Chang Ting、小可特別貢獻了生日願望、Sharon、Cynthia、我的偶像屁靖麻、龍泰、馨方、Kiki Chang、小妮、家怡、Claire、侯妮妮、Betty Huang & Betty Su、蔡宜玲、林小貝、曾踢踢、Annie Chen、Kay Huang、林特特、Kiki B Chen、陸小宜、Nico(希望水瓶妹也快快康復)、Dina、Chloe Chan、Coco Lee、邱季淇、Lizzy、江小蓉、Apple、Yoko黃優可、阿力、Kate Li、向均、Tina Hou、Sophia Huang、威威老闆、Anne、Vivi Ho、Jaclyn Chan、禎儀、黃trouble、范姜西西、Samantha、子寧、臆珊、阿狼、志鳳、宥驊、王瑋老師、雅文、Jessie老闆、、、、



最後要謝謝我的父母和老公,在最關鍵的時候保持樂觀與冷靜


結論:媽媽本人好軟弱阿!!!!!!要多久才會心臟強一點@@給我一碗豬腳麵線先

1 Comment

  • yoko H.
    July 21, 2013 at 3:08 pm

    在美國掛急診可能不只美金$870,最慶幸的是~不是在美國發生的,除了沒人幫忙之外,美國的急診一點都不急,你會著急到吐血,安慰一下自己,這也是不幸中的大幸,講到帶baby掛急診,我太有經驗了,有機會再跟你分享…
    別再哭了~~抱抱……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