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亞洲風味 / 烘培 / 食譜分享

馬芬盤妙用再一發!香噴噴出爐—–蔥花培根捲

我家平均每個星期都會出爐一次麵包


這三年來製作麵包的心得,其實口味越單純樸實的麵包
像是吐司、法棍,在製作的過程越繁複
因為我們品嚐的就是最原始的味道與口感
所以麵包體的配方、含水量,製作過程的筋度、桿捲、排氣、翻折、整形….一個步驟都馬虎不得


只要技術或手法不夠純熟,麵包體的組織與彈性,每一口都吃得出來(我兒子都吃出精怪了、美國超市賣的吐司他可不賞臉)

雖然不敢說自己很會做麵包,但這些年的苦工也沒有白下
至少我也知道「可以牽絲的麵包≠好吃」啊!(笑)


因為我家土司吃得兇、我個人又偏愛歐包
讓我老是懶得花時間來製作包餡或夾餡的麵包


事實上,我覺得包餡/夾餡麵包是最適合懶人、新手嘗試的入門款
不負責任的說…..因為品嚐的過程中,”麵包體”總是很難避免被”餡料”這個傢伙給搶了風采
只要麵包體做得不算太差,怎麼樣都有個90分可以出爐XDD
每次我做包餡的麵包時,根本不會出動攪拌機,有時候手揉成團之後丟進麵包機裡面攪拌一下就拿出來整形了,傳說中的「薄膜」我就沒有太計較成敗(麵包達人請勿踢館,我就說我懶人咩~哈哈)


今天下午羅比把拔帶兩個孩子出門玩
讓我難得有時間可以好好和烤箱培養感情
不久之前出的食譜書,讓很多讀者都跑去買了馬芬盤
這下可以再次派上用場啦!



麵包體材料:(可製作6個)
1. 高筋麵粉170g
2. 低筋麵粉30g
3. 速發乾酵母5g
4. 鹽1/4小匙
5. 細砂糖15g
6. 牛奶70cc
7. 雞蛋1顆
8. 無鹽奶油30g


餡料:
9. 蔥花35g (整形前再切,否則容易出水)
10. 沙拉油少許
11. 培根4片,切細絲後使用小火在鍋中略略炒散至香氣四溢,放涼備用
12. 鹽少許
13. 雞蛋液適量



步驟:

1. 將麵包體材料全部混合在一起,用麵包機或是攪拌機打成光滑無顆粒的麵團,可以微微用手拉出膜即可(用手工甩打亦可,捲餡或包餡的麵包若學我偷懶一點,不會每次都乖乖打出薄膜)


2. 將麵糰滾圓後,放入抹油的容器中並蓋上保鮮膜,置放在密閉空間中(例如保麗龍箱、烤箱或微波爐),裡面再放上一杯熱水加溫加濕,待麵團發酵至兩倍大,約一小時。


3. 取出發酵完畢的麵團並分割成6等份,每一份約60~65g,滾圓後靜置15分鐘鬆弛(表面覆蓋一層保鮮膜防乾燥)。

4. 將小麵團桿開成為約20~22cm左右的橢圓形
5. 在橢圓形麵皮的長側半邊,先刷上一層薄薄的沙拉油(我用豬油更香)、撒上少許鹽巴(也可以不加,看個人口味),最後鋪上蔥花與培根絲。

6. 將麵皮的另一側包覆過來,呈現口袋狀


7.最後由上往下捲成一圈(餡料朝上才不會掉落)

8. 依序將完成的麵包體放入馬芬盤中,表面噴點水再放回放入步驟2的密閉空間中繼續發酵約45分鐘至1.5倍大(可換上一杯新的熱水)。


















10.最後表面上刷上一層薄薄的蛋液,送入預熱至170℃的烤箱中烘烤15~20分鐘至表面金黃上色即可取出
香噴噴的杯子麵包出爐,從公園玩回來的R&B兄妹一人就嗑掉一個(一轉眼只剩下一個…..到底是誰偷吃的啦?!)


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媽咪朋友們加入羅比麻的粉絲專頁

我們一起聊聊天^^

No Comments

    Leave a Reply